Vitalik:應該怎么向Ethereum對齊
作者:Vitalik,Ethereum創始人;編譯:0xjs@金色財經
Ethereum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社會挑戰之一是平衡(或者更準確地說整合)Decentralization和合作。
生態系統的優勢在于,有各種各樣的人和組織——客戶端團隊、研究人員、L2團隊、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當地社區團體——都在朝著自己對Ethereum的愿景前進。主要的挑戰是確保所有這些項目都共同構建一個感覺像一個Ethereum生態系統的東西,而不是138個不相容的封建領地。
為了解決這一挑戰,Ethereum生態系統中的許多人提出了“Ethereum對齊”的概念。這可以包括價值觀對齊(例如開源、盡量減少中心化、支持公共產品)、技術對齊(例如與生態系統范圍內的標準合作)和經濟對齊(例如盡可能使用ETH作為Tokens)。然而,這個概念在歷史上定義不明確,這造成了社交層上被俘獲的風險:如果對齊意味著擁有正確的朋友,那么“對齊”作為一個概念就失敗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使對齊的概念更加清晰,分解為特定屬性,這些屬性可以用特定指標來表示。每個人的列表都會有所不同,指標也必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不過,我認為我們已經有了一些堅實的起點。
EthereumNode圖,來源ethernodes.org
顯然,上述內容并非適用于每個項目。適用于L2、錢包、Decentralization社交媒體應用程序等的指標看起來都非常不同。不同指標的優先級也可能發生變化:兩年前,Rollup有“輔助輪”是可以接受的,因為當時還處于“早期階段”;今天,我們需要盡快進入至少第一階段。今天,正和最清晰的指標是承諾捐贈一定比例的Tokens,越來越多的項目正在這樣做;明天我們可以找到指標,使正和效應的其他方面也清晰易懂。
我的理想目標是,我們看到更多像L2beat這樣的實體出現,以跟蹤各個項目滿足上述標準以及社區提出的其他標準的程度。項目不會競爭擁有合適的朋友,而是競爭盡可能地按照清晰易懂的標準保持一致。Ethereum基金會應該與大多數此類項目保持距離:我們資助L2beat,但我們不應該成為L2beat。打造下一個L2beat本身就是一個無需許可的過程。
這還將為Ethereum基金會以及其他有興趣在保持中立的同時支持和參與生態系統的組織(和個人),提供更清晰的途徑,來確定支持和使用哪些項目。每個組織和個人都可以自行判斷他們最關心的標準,并根據哪些項目最符合這些標準來選擇項目。這使得Ethereum基金會和其他所有人都更容易成為激勵項目更加一致的一份子。
只有定義了功績,你才能成為精英統治者;否則,你就有一場(可能是排他性和負和的)社交游戲。解決“誰在監視監視者”的擔憂的最佳方式不是孤注一擲,試圖確保每個有影響力的人都是天使,而是通過三權分立等經過時間檢驗的技術。像L2beat、區塊瀏覽器和其他生態系統監視器這樣的“儀表板組織”就是這種原則在當今Ethereum生態系統中發揮作用的絕佳例子。
如果我們做更多工作,使對齊的不同方面清晰易懂,而不是集中在一個“監視者”身上,我們就可以讓這個概念更加有效、公平和包容,就像Ethereum生態系統努力實現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