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DNA計算機,未來或將與活細胞結合
美國科學家近期在分子計算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建造了一臺能夠執行現實世界計算的DNA計算機。這一創新可能為將來在活細胞內操作計算機網絡鋪平道路。
DNA計算機利用DNA分子的特性來進行計算,與傳統的電子計算機不同,后者使用二進制代碼(0和1),而DNA計算機則依賴于四種核苷酸(A、T、C、G)作為數據單元。這種計算方式的優勢在于其能夠同時進行大量運算,充分發揮分子之間的潛在相互作用。
最新研發的DNA計算機已成功解決數獨和國際象棋等復雜問題,展示了其在處理更復雜計算任務方面的潛力。
盡管目前的DNA計算機是在生物體外部合成的,但將其整合到活細胞中的設想卻引發了廣泛關注。理論上,這種結合可能催生能夠執行復雜處理任務的生物系統,從而對合成生物學、醫學和生物技術等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活的Blockchain”概念在這一背景下變得尤為引人注目。在細胞環境中,Blockchain可以作為細胞Node,執行身份驗證并記錄生物過程。這種方式將為監測和維護細胞功能提供新的手段,確保組織和器官的健康。
盡管這一設想充滿吸引力,但實現起來面臨諸多挑戰。將DNA計算系統集成到活細胞中必須解決穩定性、控制和干擾自然生物過程等復雜問題。此外,技術的實際應用仍處于研究階段,需要在分子計算和基因工程領域取得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