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ple(XRP)與SEC的糾紛最新進展: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與市場風險
Ripple與美國SEC長達三年的訴訟最終以SEC認定XRP非證券而告終,罰款大幅下調至1.25億美元,導致XRP價格短時大漲28%。盡管訴訟勝利,Ripple的監管環境仍不明朗,其中心化特性及跨境支付解決方案可能繼續面臨監管挑戰。投資者需謹慎對待XRP的資產波動風險。
Ripple(TokensXRP)是加密圈的最老牌的項目之一,堪稱加密圈的“活化石”,脫胎于2004年誕生的電子支付產品Ripple Pay,距今整整20年。2017年加密牛市前后,Ripple的鏈上跨境支付結算解決方案更是讓全球金融業耳目一新。
然而,這個超快節奏、敘事多變的行業,隨著時間的推移Ripple的存在感已不再強烈,但他美國SEC之間的糾葛始終牽動著行業。
近期,一份法律文件再度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
SEC最終罰款大幅下調被視作利好,XRP短時大漲28%
早在2023年7月,美國紐約南區地方法院認定Ripple面向機構銷售XRP資產的行為違反了聯邦證券法,并要求后者向其支付近20億美元的罰款,其中包含10億美元非法所得+預判決利息以及9億美元的民事罰款。但是,8月7日該法院法官Analisa Torres在最終的處罰文件中將最終的罰款金額修改為1.25億美元,較最初的罰款金額下調了95%左右。
隨后,Ripple首席執行官Brad Garlinghouse在推特上表示,該裁決可視作該項目與行業的共同勝利。受此影響,XRP價格短時大漲,從8月8日3時的0.499美元一路上漲至5時的0.64美元高點,2小時內最高漲幅超過28%。
對此,行業中表現出一片樂觀的態度,與Brad Garlinghouse一樣認為這是積極的信號,側面表達了監管的松動態度。但是回顧Ripple與SEC之間的糾纏史,讀者可能也會產生新的看法。
與SEC的訴訟為期近3年但最終獲勝,Ripple的監管環境仍難言樂觀
2020年12月底,美國SEC正式向Ripple背后實體公司及其CE0和創始人發起訴訟,理由為該公司自2013年起通過未經注冊的XRP資產面向機構投資者募集了13億美元,這違反了美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簡單來說,該起訴訟的核心爭議點在于XRP究竟是否為需要在SEC注冊的證券資產。
在此后,Ripple和SEC圍繞這一問題展開了為期近3年的拉鋸戰,期間雙方的交鋒均牽動著市場的神經,因為其過程及結果均直接表露出美國SEC對于加密資產的具體態度,甚至影響到未來美國加密監管政策的制定。此時恰逢2021年大牛市期間,新公鏈、DeFi、NFT和元宇宙敘事充斥著整個行業,Ripple本身并未完成具有重大意義的功能迭代,資產漲幅也在一眾新項目面前黯然失色。牛熊轉換過后,Ripple再也不復2017年左右的熱度。
萬幸的是,Ripple和SEC的訴訟戰在2023年7月份終以SEC的讓步告終。SEC最終宣布,XRP不是證券,無需接受審判,并不觸犯美國證券法。消息傳出后,XRP價格短時漲幅超過90%,并且帶動了BitcoinEthereum等主流資產上行。與之對應的是,XRP價格在2020年底被SEC起訴當日短時暴跌42%。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三年的訴訟戰是圍繞XRP究竟是否為證券而展開,SEC在這一問題上迫于各方面的考量選擇讓步,并不意味著雙方最終取得和解。
客觀來看,加密資產在全球尚屬新生事物,各個國家在立法層面相對遲滯,因此其中自然衍生出許多法律上的模糊地帶,引發監管介入;從主觀來看,遭遇SEC圍剿的Ripple CEO Brad Garlinghouse則認為這是美國SEC過度監管的惡果,這將扼殺美國在Web3領域的創新成果。為此,Brad Garlinghouse及Ripple方面在今年大選期間表現活躍,并通過贊助議員競選和展開加密政策的游說等方式增強存在感,密切與監管的關系。有消息稱,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競選團隊正與Ripple等團隊接洽。
雙方徹底和解暫時無法保證,用戶需對XRP的資產波動保持謹慎
當然,現在下結論稱SEC與Ripple徹底和解,言之尚早。
畢竟從宏觀來看,美國對于加密資產的政策仍然模糊不定;從微觀來看,Ripple主張無國界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這顯然會動搖美元資本和華爾街傳統金融機構的部分利益,為主流監管層所不容。另外,同為為市值排名前列的主流資產,XRP因為對應著具體的實體公司和創始人,更顯中心化,也更容易在監管收緊的情況下被“抓典型”。所以,對于Ripple后市的監管糾紛情況,不容過分樂觀。
對此,Ripple需要在多重阻礙下尋求最佳平衡點,但這顯然并非一日之功。對于投資者來說,其中的投資風險依然不可忽視。因為如果SEC在未來仍向Ripple發難,或將導致資產價格的短時大跌,造成投資者的資產損失。